揚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歷史的古城,蘊涵著豐厚的文化積淀。當今的老城區(qū)包括人們習知的“舊城”與“新城”,基本沿襲著明代的城市布局而衍變和發(fā)展起來的。它的每一條街道、每一條巷陌,其間的官府衙署、名人宅弟、寺廟祠宇、圈門牌坊、茶寮邸店、水井、古樹、會館、公所……,不論是現(xiàn)還存在的,抑或是早就湮沒的,都散發(fā)著濃郁的人文氣息。有關政治的、經(jīng)濟的、軍事的、社會的、宗教的、民俗的……諸方面文化內涵,都會在這些街巷構成的空間里,讓人體會、懷想和追尋。
環(huán)觀老城區(qū)街巷的名稱,舉其門類,可謂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其反映明清時代衙署痕跡的有甘泉街、院大街、運司街、兵馬司巷、疏理道、陰陽巷、牛錄巷、館驛前、通運街、參府街、馬監(jiān)巷、府東街、縣學街等。
因寺廟祠宇所在而得名的有彌陀巷、三祝庵、瓊花觀街、旌忠寺巷、壽安寺巷、二郎廟、三文閣、觀音堂巷、圓通里、靈徽庵、雙忠祠、真君巷等。
因手工作坊而取名的有蒸籠巷、羅(籮)巷口、鐵鎖巷、明瓦巷、羅甸(螺鈿)巷、夾剪橋、風箱巷、打銅巷、燈籠巷、雀籠巷、南、北矢巷、皮坊街、糖坊巷、兜兜巷、漆貨巷、竹貨巷、鐵貨巷、油貨巷等。
以商業(yè)、服務行業(yè)而取名的有皮市街、馬市口、彩衣街、翠花街、燈草行、石灰巷、炭箕作、香瓜巷、餃肉(餌)巷、羊肉巷、麻油巷、芝麻巷、雞鵝巷、轎坊巷、堂子巷、磨坊巷、金魚巷、羊巷等。
以名人宅第或紀念名人事跡而取名的有常府巷、張甲橋、卸甲橋、賢良街、亞誼巷、大儒坊、太傅街、福壽庭、田家巷、三元巷、狀元巷、探花巷、地官第等。
以地形、地貌而取名的有灣子街,凹字街、犁頭街、埂子街、鵝頸項灣、仙鶴 、龍背、蛇尾巷等。
以軍事設施或反映戰(zhàn)爭痕跡的有教場、教場街、永勝街、得勝橋、轅門橋、東營、西營、營盤頂、擋軍樓、十八家、洪水汪等。
以花卉、樹木而取名的有芍藥巷、雙桂巷、槐樹腳、(南、北)楊柳巷、石榴巷、花局巷、木香巷等。
以巷內立有鎮(zhèn)邪祛的標志物而得名的有如來柱、石將軍巷、石獅子巷等。
以茶寮、酒館而取名的有集賢莊、碧蘿春巷、吃吃看巷、醉仙居巷、買春巷等。
以姓氏或在民間有影響的人物而得名的有李官人巷、蔡官人巷、啞官人巷、達士巷、楊(羊)胡子巷、黑婆婆巷、盧刮刮巷、巴總門、羅總門、謝總門、余總門、尹總門、薛家巷、耿家巷、梅家巷、安家巷、張四子巷、史家甸(店)、傅家甸(店)、黃家園、樊家園、沙牌坊、毛牌樓等。
以水井而取名的有四眼井、胭脂井、滾龍井、玉井巷、大板井、沙鍋井、雙井巷、問井巷等。
以吉祥富貴而取名的有多寶巷、五福巷、三多巷等。
以積谷倉命名的有新城倉巷、舊城倉巷。
以慈善機構或公共設施而命名的有育嬰堂巷、立貞堂巷、水倉巷等。
如此類,不勝枚舉。隨著歲月的飛躍流逝,古城經(jīng)歷了幾度滄桑,一些街巷遺跡迷失了、一些名稱更改了、一些街巷不見了。遠的如斑竹園、薛副使巷、阮千戶巷、蔣油巷等處,早就讓人難以確指其具體所在,甚至連三朝閣老、九省疆臣阮元出生的白瓦巷,今人也不知究在何處。近年來由于城市改造運動的展開,誠如《老北京》作者徐城北先生在《悠悠胡同情》里說:“老城區(qū)中每修建一片樓房就要滅掉若干胡同”,以致“胡同原先的文化功能在這里已經(jīng)看不見了”。為讓老城區(qū)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永遠傳承下去,把揚州建設成一座古代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揚州市政當局正在啟動一項老城區(qū)文化解讀工程,這真是一件及時而必要的大事。為此,本文特掇取老城區(qū)一些街巷得名的由來,提供人們探索和尋繹其內涵的文化淵源,聊為這項工程添上一磚半瓦,并以此求教于方家。
1、教場
明洪武四年(1371年),設置揚州衛(wèi)指揮使司,衛(wèi)所軍士輪番在此演習弓弩槍刀,前后有門,中立將臺。嘉靖以后,武備廢弛,范圍日漸縮小。清初,游擊將軍蕭鳴鳳就原址拓建,擴地達108畝,東界永勝街、西界楊柳巷、南界緞子街、北界望火樓。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兩江總督高晉奏請移教場于西門外司徒廟神道下,舊教場便成為茶樓、酒肆、書場、卦館、賣雜耍、玩百技的麇集場所,與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齊名。
2、轅門橋
清初,揚州駐防軍隊在教場四周深掘濠塹,南濠正當教場的轅門,為便出入,于濠上架橋,故稱轅門橋。據(jù)《揚州演武堂碑記》云:“其廣四尋,其修過之,丹檻粲粲,偃如新虹。”乾隆年間坍江,移洲民城內,允許緣濠“蓋佃”,后濠漸淤塞,成為市廛,逐漸成為老城區(qū)的商業(yè)中心。
3、東營、西營
揚州衛(wèi)所兵營分駐教場的東西,稱“東營”、“西營”,教場遷移西門外后,營地逐步成為民居,名稱相沿未改。
4、參府街
清揚州參將府署設此,其宅第稱“參府里”。
5、左衛(wèi)街
明揚州衛(wèi)轄左衛(wèi)街千戶所設此,因名。以街道整潔寬敞,多名人宅第。民國期間,銀行錢莊,望衡對宇,一度為揚州金融中心。
6、新盛街
原名翠花街,今稱新勝街。《揚州畫舫錄》云:“肆市韶秀、貨分隧別,皆珠翠首飾鋪也”,街因以名。街北側有《畫舫錄》作者李斗故居。詩人金棕亭嘗見梨園名家居 山與小史李秋枝寓閣內,遂以“ 秋”名其閣,并有文以記。
7、多子街
原名緞子街,街兩畔多緞鋪,故名。俗以諧音“斷子”為不吉,遂易名“多子”。清代中葉,揚州衣著多尚新樣,每貨至,先歸綢莊緞行,然后發(fā)鋪,謂之“抄號”。乾隆時,??蛋舱髋_灣,過揚州,身著肆內櫻桃紅緞裝,風靡一時。后世稱高粱紅、櫻桃紅為“福色”,本此。
8、鈔關
挹江門又稱鈔關。明洪武七年(1374年),發(fā)行大明寶鈔,禁民間金銀交易,發(fā)行既久,流弊漸生,民間重錢輕鈔,物價騰貴。明宣宗宣德四年(1429年),戶部尚書郭資建議,設立專門以鈔券納稅的機構,名曰“鈔關”。規(guī)定店肆、門攤、塌房、店舍居商貨者,以及騾馬車受雇裝載者悉令納鈔。凡裝貨的船只,則根據(jù)舟船容積及路程遠近,分級納鈔,謂之“船料稅。”揚州鈔關的公署名曰“戶部分司館”。由御史及戶部官共同監(jiān)收。嘉靖六年(1527年)、主事鄭淮拓建分司,關前樹“戶部分司”牌坊。孝宗弘治年間,通判楊 建浮橋橫跨運河兩岸,以便商旅納稅。
9、埂子街
明嘉靖間,以筑新城,疏浚城濠,積土隆起,故稱“埂子”,以在挹江門(鈔關)內,故又名鈔關街。為明清時期官商行旅往來的干道,兩畔多名鋪,有建于明代伍少西氈鋪、戴春林的香料鋪、建于清代的何公盛醬園、體仁齋膏藥店、楊文竹齋筆莊等,遠近知名。
10、當?shù)湎?/b>
清代曾有吉祥當?shù)湓O于埂子街東側,正對其巷口,后盤于江西人朱長齡獨資經(jīng)營,成為當時揚州最大的一家當?shù)洹?民國十八年(1929年),因典業(yè)工會掀起漲資風潮,申請清理閉歇,典址售與鹽商蕭怡豐家,建愿生禪寺。
11、古旗亭
旗亭即市樓。徐謙芳《揚州風土紀略》云:“古代亭樓通稱,凡城郭兩亭相對,即城樓與市樓。漢官典職,洛陽二十四橋、十二城門、門一亭,其證也。”唐代揚州坊市有地名曰旗亭坊,此或系其遺址。
12、馬神廟
明代興馬政,故為馬神立廟,原在牧馬監(jiān)東,馬政罷后,祀廢不舉。嘉靖間,揚州營以教場北牌樓東古關帝廟祀馬神,民間沿稱曰馬神廟。
13、三義閣
在新城轅門橋東,初名關侯廟。明嘉靖間倭患,筑新城,山西鹽商建??滴跛氖辏?703年),僧深玉重修,增祀劉備、張飛,更名三義閣。
14、三元巷
三元路前身稱三元巷,明嘉靖四年(1525年),揚州知府易瓚為昌明圣學、宏開文運,將原文津坊改稱狀元坊,紀念宋代三位揚州籍狀元,并鐫刻其官諱于碑額上。他們是:呂溱,字濟叔,仁宗時狀元。曾先后出知徐、楚、舒和杭州。后起復為龍圖閣直學士,兼知開封府尹,才識過人,不阿權貴,辯訟立斷,豪猾斂跡,民間以之與包拯齊名,稱為呂龍圖。王昴,少以文學知名,宋徽宗時狀元。官起居舍人、秘書少監(jiān)。將御府書籍分經(jīng)、史、子、集四類,委官校對,據(jù)以印行。這一圖書分類方法,長期為后世沿用。李易,字順之。為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在揚州欽點的狀元。時因高宗趙構為金人所逼,在揚州建行在,開科舉,授江陰軍判官。建炎三年,兀術渡江犯江陰,他與守臣胡紡協(xié)力堅守,兀術撤圍,城得保全,為世所稱。
15、南(北)矢巷
在缺口街南北兩側,明揚州衛(wèi)設造箭所于兩巷內,監(jiān)造黑漆弓及絲弦破甲箭,列為貢品。
16、康山街
明永樂間,平江伯陳 浚運河,積土成阜。正德中,康海以救李夢陽,坐交劉瑾落職,客揚州,構堂其上,與客宴飲、彈琵琶,撰雜劇《中山狼》以舒幽憤。天啟、崇禎間,大理少卿姚思孝重葺,經(jīng)董其昌題曰“康山草堂”。乾隆間,鹽商江春重構,增設園亭池沼,蓄養(yǎng)名伶舞妓,禮聘蔣士銓撰《空谷音》與《四弦秋》傳奇其間,所蓄春臺班曾入京為清高宗祝嘏,為進京四大徽班之一。江敗后,園入官。阮元領買官房,即康山正宅,街因康山得名。
17、十八家
在徐凝門內。元至正間,淮西人張明鑒聚眾稱青軍,由含山轉掠至揚州,接受元廷招安。因軍糧匱乏,每日屠殺百姓充食,居民逃亡日眾。明太祖朱元璋懼其四出掠食,命元帥繆大亨、耿再成統(tǒng)軍強攻揚州,明鑒敗降。“按籍城中、僅余居民十八家”,因此名巷。
18、黑婆婆巷
昔有婆媳居巷內,媳嫌其姑丑且黑,不與同處。其后,媳患惡疾,丑且甚于姑。而姑不念舊惡,悉心照料,逾于親生,終使媳生感觸,遂以孝聞。
19、羊胡巷
原名雙橋巷。有磚橋二,相距僅三步,江春名之曰“三步兩個橋”,刻石嵌橋旁。費軒《夢香詞》云:“郎住雙墻夾脊廟,妾家三步兩條橋”,詠此。其后因有笛工楊胡居巷內,遂為人稱楊胡子巷,“楊或又寫為“羊”字。
20、田家巷
田家巷東起東關街,西迄缺口門大街。明田秀英貴妃宅第居此。崇禎元年(1628年),冊為禮妃,旋加貴妃。父宏遇,以女貴,官右都督,妃性明慧,多才藝,是一位擅長書法、繪畫、打球、走馬、彈棋、吹簫、撫琴的才女。詩人吳梅村《永和宮詞》“揚州明月杜陵花”,即詠其事。
21、常府巷
明大將常遇春于元末投朱元璋起兵反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兵取淮東,受命任江南行省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賜第所在稱常府巷。后因領兵轉戰(zhàn)南北,由其子常茂承襲駐守,有常府南巷、常府北巷。
22、粉妝巷
原名榆柳巷,傳系常府女眷梳妝樓所在,故有此稱。舊有胭脂井,水色紅,傳系女眷們梳妝時所染,久為居人填廢,嘉慶十二年(1807),阮元搜尋古跡,有以四眼井指為胭脂井者,后汲水試驗,始知其說不確。
23、禾稼巷
明代稱都臺巷。為常遇春帥衙所在,稱“都督馬步水軍大元帥行臺”。相傳后為常府用作谷倉,故以禾稼為名。清甘泉縣令何麥村曾寓此,一度稱何家巷。民國年間,平兒院設其間,其地先后為市第二中學及揚中初中部校址。
24、張甲橋 卸甲橋
張甲橋又名送甲橋。相傳常遇春出師與旋師,分別在該二橋上披甲、卸甲,故名。
25、四眼井
在常府巷南,有井欄四口,形如田字,可同時以四桶汲取。井底水流相通,水質清冽,常年不涸,傳系常府膳食房所用。
26、甘泉街
東起大儒坊,西至太平橋。雍正九年(1731),析江都境署甘泉縣,以衙署所在命名。街東有晏公祠,祀嘉靖間抗倭殉難之晏銳,今為民宅。
27、仁豐里
宋仁豐坊故址。自明迄清,多名人宅第。有前李府(明遼東巡撫李植故居)、后李府(明都御史興化李木丹故居)及清廣東巡撫署兩廣總督晏端書宅。晏宅內袞繡堂經(jīng)名書法家吳讓之篆額。
28、太傅街
清太傅阮元故居,有東第、西第,中為家廟。其地本隋曹憲故宅,舊名選樓巷,太傅于西第建隋文選樓,其東三進為居宅,太傅近支子孫所住。
29、福壽庭
清太傅阮元舊第,以道光御賜福壽二字名其庭。金雪舫《廣陵近事》云:“公晚年買宅十巷,自署其居曰‘小云山館',后毀于火。”
30、曹李巷
隋秘書學士揚州人曹憲,居家以昭明太子《文選》教授生徒;唐崇賢館直學士李善曾師從學《文選》,以曹注簡略,更博覽群書,著《文選注》60卷。巷因以名,后因諧音訛稱糙米巷。
31、牛錄巷
毓賢街南牛錄巷,牛錄系滿語,清代武職名,漢語稱佐領。
32、兵馬司巷
兵馬司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及市場貿易管理。
33、太平橋
隋二十四橋之一,其地稱太平坊。橋西原有華大王廟,祀漢末神醫(yī)華陀,為明成化間郡人馬岱以家祠改建。今為廣播電視報社址。
34、陰陽巷
又名海島巷,明陰陽學衙署所在。清太谷學派周彀嘗于此講學,巷內有太谷傳人李晴峰祠。文革期間改名朝陽巷,現(xiàn)拓為朝陽小區(qū)。
35、院大街
院大街北接北門大街、南連南門大街,為舊城市河東岸主要干道。以傍鹽漕察院而得名?!都尉妇S揚志》:“都察院舊為巡按提學諸使治所。弘治間,改為巡鹽御史治所。嘉清七年(1528)御史李佶拓買基地改建”。清稱“兩淮鹽政院署”,康熙間,曹寅任兩淮巡鹽監(jiān)察御史駐此,內有桃花泉,日與賓客觴詠其間。光緒七年(1881)兩淮鹽運使洪汝奎在東側改建萬壽宮,光緒十七年運使程儀洛重修。民間俗稱“皇宮”。
36、講經(jīng)墩
南講經(jīng)墩在大東門街南,在街北者稱北講經(jīng)墩?!陡呱畟鳌罚簞⑺?ldquo;元嘉十八年(441),臨川王劉義慶為南兗州刺史,好佛法,聞天竺高僧迦達多在建康宏法,因禮請其來廣陵傳授佛法”,舊有譯經(jīng)臺。
37、天心墩
《甘泉縣續(xù)志》云:“大東門外江(姜)家墩,古稱天心墩”。據(jù)《嘉慶揚州府志》引唐人《幽怪錄》:“唐開元十八年(730)上元夜,天師葉法善引明皇游廣寒宮,駐五色云中,奏霓裳羽衣舞曲,下土皆仰矚以為異。明皇亦解所佩玉 ,墜之地以識之。越數(shù)日,揚州表奏其事,遂名其地為天心。”
38、壽寧街
《揚州畫舫錄》引《宋大城圖》:“迎恩、小市二橋之東為壽寧街。街北有章武殿。壽寧街即今天寧寺后街,章武殿即在今建隆寺內”。宋建炎元年(1127)十月,高宗趙構自南京(今商丘)來揚州駐蹕,以壽寧寺供太廟神主。
39、彌陀巷
以巷北端彌陀寺而得名。其東段舊稱小花園巷,巷內“朱草詩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故居。其后甘泉縣令震鈞因慕羅聘之為人,筑室其旁,曰“朱草詩鄰”,今不存。
40、螺絲結頂
地在缺口門內。《揚州畫舫錄》云系浴池之名。取巷形曲折回旋如螺紋,浴池適當頂端,故名?;蛟菩纹渌谐蓽u之狀。
41、洪水汪
原名紅水汪。相傳明末史可法守揚州,城破,不屈就義,軍民投入巷戰(zhàn),清兵屠城泄憤,死者血流成汪,因以為名。
42、掃垢山
原名騷狗山,北起西門外二釣橋的都天廟,南迄荷花池口的社稷壇。費軒《夢香詞》:“走馬試來騷狗地,聽鶯宜近美人橋”,詠此。清將多鐸于順治二年率兵從西北隅攻揚州,史可法督師西門,架炮抗擊,清軍遺尸山積,斃驍將岱納,云騎尉祖應元、參領金應得。戰(zhàn)后叢葬于此,明人詈之曰騷狗,后因觸犯時忌,改稱掃垢山。
43、仙鶴月素
揚州城郭形似仙鶴,城西北角雉埤突出處如鶴月素。費軒《夢香詞》云:“北郭寒煙凝鶴月素”,即此。其西炮子寨,傳為史可法架炮抗擊清兵處。有諜者向清帥獻策,謂“城形似鶴,扼其月素,城可破也”。清軍遂集重兵來攻,城因以破。詩人費密詩:“棲鳥繞堞噪黃昏,火攻猶見舊燒痕。”
44、買賣街
《畫舫錄》:“天寧門至北門,沿河北岸建河房,仿京師長連、短連、廊下房及前門荷包棚、帽子棚做法,謂之買賣街。令各方商賈輦運珍異,隨營為市,題其景曰“豐市層樓”。買賣上街在路北,一名豐樂街,其下岸長春巷稱買賣下街。
45、宵市橋
一名小市橋,為隋二十四橋之一。地有隋豐樂酒庫,清詩人宗元鼎有詩云:“豐樂名存酒庫荒,隋家遺跡堡城旁。河橋尚憶繁華夜,小市春燈煮百羊。”
46、疏理道
其地后名懷遠坊。雍正《揚州府志、公署志》:“疏理道在利津門(今東關)內,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設以疏通鹽法,未幾裁并。”原址建有大準提寺。
47、臣止馬橋
地在東關街。明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朱厚照巡幸揚州,自利津門入城,百官迎駕,至此下馬,故名。清詩人蔣超伯有詩追述:“龍舟飛渡汜光湖,直到揚州市河里。斗牛繡蟒何亭亭,遮陽帽綴天鵝翎。到橋下馬各無語,惟見四鎮(zhèn)前驅行。”后音訛稱陳芝麻橋。
48、馬監(jiān)巷
《嘉靖惟揚志》:“江都縣牧馬監(jiān)在府城大東門外,洪武十三年(1380)建。”后因筑新城,遂處東關城內。巷內有懷清井,俗稱七姑奶奶井,咸豐兵燹,有婦女七人同時投井殉難。
49、安家巷
康熙間,鹽商安岐,字麓村,朝鮮人。從貢使入都,為宰相明珠行鹽揚州,累資鉅萬,居宅在巷內,時稱安公店。有安氏園,曾刻孫過庭《書譜》,以二千金求袁枚題跋,為世所傳。園后荒廢,部分售與黃個園家,隙地逐步僦為民居,曲折多歧,至有七十二條安家巷之稱。
50、啞官人巷
地在東關街,現(xiàn)改稱雅官人巷。清內閣中書刑部主事汪懋麟居巷內。園內舊有百尺梧桐、千年枸杞,并有朱砂井一、墨池一。相傳 五月五日 午時,井水色紅,類胭脂。懋麟工詩、古文辭,有《百尺梧桐閣集》。鄭板橋題其所居曰:“百尺梧桐閣,千年枸杞根。”
51、書院巷
嘉靖五年(1526),巡鹽御史雷應龍建維揚書院于府城西門內仰止坊,遂為巷名。
52、大儒坊
地當南柳巷口,舊有牌坊紀念漢大儒董仲舒。董時任江都王相,對王多所匡正,倡“正誼明道”之說,以實現(xiàn)其政治理想。
53、賢良街
“賢良街為運司前一層”,以運署為漢儒董仲舒故宅,漢武帝即位,廣延四方豪俊,郡國諸侯,公選賢良修潔博習之士,仲舒以賢良對策稱旨,任江都王相,故街以名。
54、南柳巷 北柳巷
原統(tǒng)稱楊柳巷,自大儒坊迄賢良街西口為南柳巷,逾此至龍背,為北柳巷。有董子祠,其地先為正誼書院,明正德間改祀漢丞相董仲舒,清康熙賜“正誼明道”額。
55、彩衣街
“彩衣街為運司后一層”,舊設有制衣局,其后繡貨、戲服、估衣等鋪麇集街內,故名。
56、螃蟹巷
乾隆《江都縣志》:“四望亭北有螃蟹巷,民尼某嘗得一蟹,……聽其郭索于家,……其妻與所私者殺尼某,埋于床下。次日,縣令方升堂聽訟,忽見蟹緣階而上,因令衙役隨蟹至其家,蟹直入床下,發(fā)地得尸,因置婦及其所私于法。居人異其事,以磚鐫蟹,嵌于巷壁”,故名。
57、蘇唱街
明清時代,揚州盛行昆曲,蘇昆藝人多集中寓居于此,建有老郎堂,祀奉祖師老郎神,兼作業(yè)內議事之所,稱為“梨園總局”?!稉P州畫舫錄》云:“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禱祀,謂之掛牌;次于司徒廟演唱,謂之掛衣。”
58、大樹巷
清初巷內有大樹堂,為鹽商聚議之所,傳石濤寓此作畫處,巷因以名。
59、水致祥巷
在教場街東側,系“水字墻”之諧音。舊于巷內墻上以擘窩大字書寫一水字,取水能克火之義,以辟火災。
60、蓮花橋
地在宋大城內東隅,古旗亭巷口東北,為蓮花庵故址,巷首嵌有蓮花石刻,故名。巷內有古井一,原在于六鷗宅中,鑿于宋嘉熙四年(1240),井欄題字猶存。1987年開拓瓊花路時,建設蓮花街坊。
61 、土壩橋
南門外西南隅有土山,俗稱土山壩。為明萬歷間浚河積土而成,今其地名土壩。
62 、倉巷
新、舊城各有倉巷,新城倉巷舊有江都縣積谷倉,舊城倉巷為揚州衛(wèi)軍儲倉所在。
63 、如來柱
《揚州風土紀略》云:“在昔官河堤一帶,多豎如來柱以鎮(zhèn)惡,迄今揚城蔣家橋西南、地藏寺東,猶各存其一,必后周以前物”,巷因以名。
64 、正誼成仁之井
在運署內,明兩淮運使楊振熙共史可法守城,清兵破城后,楊公及家屬多人投井殉難,謚節(jié)愍。道光十七年 (1837) ,運使姚瑩樹碑井前,題曰“正誼成仁之井”。
65 、引市街
明代鹽法,邊地鹽商領取官府掣給的鹽引,轉賣給內地運商,憑引赴鹽場支鹽,其買賣鹽引的場所稱曰引市,街因以名。
66 、太平馬頭
徽商余觀德、行九,居埂子上,創(chuàng)設小東門水倉,乾隆六十年 (1795) ,以修通龍頭關河道,建太平馬頭,以集游船。林蘇門有詩紀盛云:“此地不容人系馬,舉頭是岸問津先。二分明月一彎水,簫鼓聲聲夜泊船”。宣統(tǒng)末年 (1911) ,岸上建有“大舞臺”戲院。
67 、館驛前
地在安江門外,舊稱皇華亭,為明廣陵驛故址。嘉靖六年 (1527) ,揚州知府王松建。專供往來官員及傳遞公文的信使歇宿與轉換車、船、輿、馬,是一所頗具規(guī)模水陸相兼的館驛。清末,裁驛廢站,館舍傾圮,現(xiàn)僅存館驛前街、館驛后街地名。
68 、馬擺渡
廣陵驛畔渡口,分踞運河東西兩岸,以船載馬,渡達彼岸。自此渡河經(jīng)清涼鋪可達揚子橋和瓜洲渡,為昔日重要交通孔道。
69 、缸巷
在南門外街,原名遺愛坊。明正德十四年 (1519) ,武宗南巡,隨從多擾民,揚州知府蔣瑤剛正不阿,多所裁抑,民賴以安,為建蔣公遺愛祠于巷口,故名。后因其地多缸行,遂稱缸巷。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汪中年少時嘗居此。
70 、貯草坡
《揚州畫舫錄》:“草草館在中埂上岸,本南門草廠。瓜洲人編載江蘆,謂之蘆商;其船謂之柴 ,至此為柴 馬頭,先駁運上岸,地名貯草坡。坡上為南門街之西、多屋舍以寓蘆商。”
71 、瓊花觀街
瓊花觀,漢為后土祠,祀奉后土夫人。宋政和間易名蕃釐觀,以長有瓊花一株,俗稱瓊花觀,街以此得名。清淮南書局設于街西南側,曾奉旨編《全唐文》一千卷,故址后為篤材小學,今為東關中心小學。
72 、觀巷
以在瓊花觀右側,故名。巷內有小倦游閣。嘉慶丙寅 (1806) ,書法家包世臣寓居觀巷天順園后樓,得溧陽史氏所藏北宋棗版閣帖十卷,以襄陽所刊定本校之,條例其真?zhèn)危伞缎【胗伍w法帖》三卷,為世所稱。
73 、南河下 北河下
明季未筑新城前,市肆多在城外,稱河下街,筑新城后,遂圈入城內。自鈔關至徐凝門為南河下;徐凝門至缺口為中河下 ( 后改稱康山街 ) ;缺口至東關段為北河下,均多鹽商宅第。
74 、問亭巷
宋揚州太守歐陽修在后土祠瓊花樹側,筑無雙亭,巷名問亭用以指人路徑。
75 、元老府
地在北河下,為明大學士李春芳宅第所在,《畫舫錄》存其名。
76 、狀元巷
歙縣洪瑩,肄習于揚州梅花書院,中嘉慶十四年 (1809) 殿撰,嘗寓巷內,因名。
77 、探花巷
以康熙丁丑科 (1693) 武探花胡琨居此,故名。
78 、曾家垣
舊城小三巷昔名曾家垣,在三元巷南側,為明總制三邊兵部侍郎曾銑故宅。銑有膽略,長于用兵。督兵山陜期間,多次擊退韃靼侵擾,并積極作收復河套的布置。因忤權相嚴嵩,被讒棄市。隆慶間得昭雪,諭葬金匱山,在梅花嶺畔建曾襄愍祠以祀。
79 、開明橋
原橫跨市河上,與通泗橋、太平橋、新橋同在二十四橋之列。唐時橋畔多藥材肆,明清期間橋上有花市。
80 、彌勒庵橋
今稱花井南巷,有明代名妓李亞仙墓。《揚州攬勝錄》載郡志云:“亞仙墓在彌勒庵橋,石碣題‘亞仙之墓'分書四字,清光緒間在北河下流水橋王宅西墻陰,掘出此碣,旋復埋故處。”
81 、亞字橋
在小東門橋南,跨龍頭關河道上,橋欄作亞字圖形,故名。橋畔有明代名妓李亞仙梳妝樓,故又名亞仙橋。以與唐代名妓李亞仙同名,每被誤傳。
82 、黃金壩
《嘉靖惟揚志》稱黃巾壩?!稉P州畫舫錄》:城河“北出大東門水關至高橋,有壩蓄水,與官河隔,謂之黃金壩,此古市河也”。又云:“淮南魚鹽甲天下,黃金壩為郡城鮑魚之肆。行有二:“曰鹵貨、曰腌切。壩上設八鮮行,八鮮者:菱、藕、芋、柿、蝦、蟹、蟲車蟲敖、蘿卜。
83 、灣子街
嘉靖間筑新城,街道多橫平豎直,為便東北隅商旅赴鈔關納稅,遂鋪設斜街,自東北斜貫西南,取名灣子街,或云系依其后已形成的走勢而得名,舊多木梳作坊,為維揚特產(chǎn)。
84 、馬市口
在灣子街中段。明代山陜客商寓此設肆,出售馬鞍、轡頭、馬鐙、馬鞭、革存勒……等馬匹上的裝備皮件,因以得名。
85 、旗桿巷
相傳昔有縣衙書吏朱某,人稱朱二癩子,為人醇謹,常為人排難解紛,勸人和解息訟,嘗笑謂鄰居說:“我死當為本坊土地,”其后無疾而終。人為立土地廟于巷內,禱者常有靈驗,為置旗桿一對樹立廟前。稱曰“靈土地廟”,久之旗桿林立,連街跨巷。清王錦云《望江南》詞云:“揚州憶,靈驗土神壇。一月酬香三十日,兩街樹幟百千竿,拜跪禱平安。”
86 、砂鍋井
東圈門附近砂鍋井,井欄以赭砂石鑿成,口小腹大,形似砂鍋,地因井得名。
87 、兜兜巷
地在廣儲門。“巷甚隘,而路徑甚多,居此巷者,婦人多以做兜兜為業(yè),而門面又相似,故行人多歧誤焉”,清詩人費軒《夢香詞》云:揚州好,年少記春游。醉客幽居名者者,誤人小巷入兜兜,曾是十年留”。旅法女畫家潘張玉良童年居此巷內。
88 、碧蘿春巷
碧蘿春系教場內茶肆,巷以此得名。清畫家汪 居宅在巷內。 字研山,精賞鑒,工詩文,擅書畫,海內名士過揚者,必往造訪。所著《揚州畫苑錄》為研究繪畫史的重要資料。
89 、木香巷
在渡江路西側,通達士巷。巷內栽有木香樹,故名。今 5 號宅,為清愛國疆吏廣西巡撫張聯(lián)桂故居,后遷至左衛(wèi)街。
90 、花山澗
《揚州畫舫錄》稱西門“二釣橋跨子城外市河,橋下即花山澗,與南湖通處。”俗稱牛大汪,今名柳湖路。
91 、廚子巷
系褚子巷之音誤。唐褚河南之子“得機杼之巧于廣陵”,教民機織,后世奉為機神。明筑新城,機坊匠戶建祠巷內,名“褚子祠”。
92 、玉井巷
巷內有泉清冽,名曰玉井。井欄八面鐫有卦爻,俗稱八卦井。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汪中,初居舊城缸巷,后遷居儀征,繼復返揚州住戴家灣,尋移居至玉井西偏、自題門聯(lián)曰:“催租無吏至、載酒有人來”。
93 、仁壽里
在玉井巷西,汪中曾自玉井巷遷此,其與趙味辛書云:“本月中已移寓玉井之仁壽巷,在舊居西南半里”。
94 、駝嶺巷
原名西方寺巷,以地處駱駝山,改今名。西方寺為唐代古剎,原在江邊,名避風庵,唐順宗永貞元年 (805) ,移建現(xiàn)址。乾隆間,畫家金農(nóng)曾寓寺內,現(xiàn)為揚州八怪紀念館。
95 、秋雨庵
原名掃垢精舍,始建于清初,康熙間,浙僧戴公以靈隱寺桂樹種籽五粒,種于院內,長成后,花開皆紅黃色,粒粒如金粟,因名金粟庵。兩淮都轉盧見曾,極愛其地,改名秋雨庵。 1952 年,建蘇北農(nóng)學院,庵被拆除,其地遂因庵而得名稱秋雨莊,后被諧音稱求雨莊,今拓建為秋雨新村。
96 、元寶巷
元初行鈔法,禁民間用銀。至元十四年 (1277) ,占領江南后,將搜刮的白銀在揚州設局鑄造元寶,巷名以此。
97 、大 ( 小 ) 草巷
原名馬草巷,明代牧馬監(jiān)草料場設此,因名。宣統(tǒng)二年 (1910) ,美國圣公會美漢中學遷巷內。
98 、大 ( 小 ) 梅家巷
《嘉慶揚州府志、冢墓》載,梅公墓在小梅家巷,葬前朝殉節(jié)的梅度。
99 、務本巷 ( 橋 )
乾隆間,徽州鹽商在北柳巷建有務本堂,取《論語》:“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之義,作為辦公、議事之所。有堂商司其事,凡有關鹽務銀錢出入費用,皆在此辦理。并對業(yè)內閉歇中落之家,按月發(fā)放恤貧補助。堂側務本巷、巷西務本橋,皆因堂而得名。
100 、通江門
舊城南門外,原筑有攔馬墻一道,自南門西首起,迄運河邊止。清同治初,因城防需要,兩端置門,西曰擋軍樓,在運河邊的曰通江門,不在新、舊城十三城門之列,民國十六年 (1927) 拆除。今二道溝閘至響水橋口地段,約十余戶門牌,仍沿稱通江門。
101 、巴總門
地在引市街東側,有清徽州鹽商巴源綬宅第。源綬子樹恒承父業(yè),運鹽場灶,多奇計。源綬弟慰祖,工畫山水花鳥及八分書,收藏金石最富,亦居巷內,世為巴氏族居之地。
102 、張回子巷
淮海路北段西側張回子巷,有明代將軍張忻宅第,因張忻系回民,故名。近年,此巷與梅家巷、書院巷、集賢莊等處,統(tǒng)被拆除,改建集賢小區(qū)。
103 、通泗街 ( 橋 )
通泗街原名府東街,地居舊揚州府署之東故名。其地有通泗橋,為隋二十四橋之一,明洪武七年 (1374) ,揚州衛(wèi)指揮馬於開重建,東西跨市河。 1952 年,填河筑路,府東街改稱通泗街。
104 、串殿巷
巷在今富春茶社東側,北起得勝橋,南通三義閣。串殿系穿店之諧音,清詩人林蘇門云:“揚城運鹽之家,雖土著百年,而廝仆皆呼其旗曰某某店,故高門大屋非店而亦曰店也。間有貧落大家,零星賣屋,數(shù)十家分而居之,前后門竟為通衢矣,故曰穿店。”
105 、板井巷
位于皮市街西側,以巷內板井得名。井底系以鐵栗木鋪成,故稱板井。巷內有兼詩人、畫家、劇作家、導演于一身的許幸之故居。其成名詩作《大板井》及他所執(zhí)導的《風云兒女》,一直名重文壇與藝林。
106 、缺口街
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倭寇自沙溪口渡河,突破西岸哨所,竄擾城區(qū),其后筑新城,置城門曰通濟門,俗稱此處曰缺口,街因以名,今為江都路。
107 、文昌樓 ( 閣 )
明弘治九年 (1496) ,揚州府同知葉元,為溝通市河兩岸,以便直達府學,在河上建文津橋,市河因亦稱文津河,或曰文河。萬歷十三年 (1585) ,經(jīng)兩淮巡鹽御史蔡時鼎倡導,在橋上增建文昌閣,祀奉 文昌帝 君,以資宏開文運、昌明圣學。閣后毀于火。萬歷二十四年 (1596) ,江都知縣張寧,就原址重建。其后迭經(jīng)修葺,倍加壯麗,保持迄今。 1952 年,填河筑路,文津橋湮埋地下,閣仍矗立于汶河路上,成為老城區(qū)主要標志。
108 、四望亭
《萬歷江都縣志》引宋《寶礻右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寧宗嘉定年間,特授直寶謨閣、權發(fā)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事崔與之建。當時系為城守需要,年久毀圮。明嘉靖三十八年 (1594) ,于江都縣學 ( 今西門街小學 ) 西,建魁星閣,又稱奎樓,是縣學的一所輔助建筑,但民間仍沿襲宋四望亭之名。
109 、系馬樁
地在西門集賢莊,相傳明末史可法鎮(zhèn)守西門時,扣馬于此,以音訛,俗稱雞毛莊。
110 、盛世巖關
地在東關街西段,有磚砌圈門,高約兩丈,石額題曰“盛世巖關”,明代于此設有查驗場鹽的稽合機構,鹽商憑引自鹽場提鹽,運揚入倉,等候稽合,然后始可轉運各岸銷售。關久不存,但地名仍留存在老人們的記憶里。 (待續(xù))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來源:yxmy8.cn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