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清明時。鶯飛草長的早春二月里,因為有這個傳統(tǒng)的日子,加上隔三岔五來場淅瀝的小雨,而添了幾分淡淡的愁思與哀傷。老揚州人是如何過清明的,有哪些必要的講究?近日,小編采訪了民俗專家和老揚州們,請他們來說道說道。
  A   “早清明、晚大冬”的“早”字何來?
  “紙灰亂舞荒岡草,遮斷紅橋柳樹煙。zui好溪邊安冢處,兒孫拭淚看游船。”這首描寫揚州人清明掃墓的詩,出自清初詩人、戲曲作家孔尚任撰寫的《清明紅橋竹枝詞》。民俗專家曹永森評價說,“這組竹枝詞共20首,比較詳細(xì)地描繪了清明時節(jié)揚州北郊紅橋一帶的所見所聞。”
  “揚州人在清明時,必須是要到郊外上墳的。既然要到郊外,就必須要趕早,去遲了,對已故親人就不敬了。”66歲的老揚州吳德祥是這么理解“早清明”的。他告訴小編,小時候?qū)η迕鞴?jié)就有一個印象——“上墳一定要早,越早越孝順。如果實在有事去遲了,也不能遲于午時,也就是現(xiàn)在的上午11點多鐘。”
  家住工人新村的57歲曾美娣告訴小編,對于那些剛剛故去不久的親人,就更要早一點去祭掃。“三年之內(nèi)的新墳,一定要在清明節(jié)之前去祭掃。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人,哪怕再遠(yuǎn),也要提前趕回家。過了三年后,如果再有什么事,路途遙遠(yuǎn)的,可在清明節(jié)后一兩天再祭掃。”
  陳奶奶一家也非常重視清明節(jié)。每年正月剛過,她家就在盤算清明上墳的事了。“去遲了,上人就在‘巴’(巴,巴望的意思)了!”陳奶奶幽默地說。
  B   清明節(jié)去親人墓前祭拜為何要“掃”?
  曹永森說,清明掃墓的習(xí)俗全國各地都有,歷史也很悠久。古代人也有祭墓一俗,《禮記》中規(guī)定,沒有趕上出殯的,就到死者墓地行禮,以表歉意。同時又云,親人離開家鄉(xiāng),或從外地歸來,都應(yīng)到祖墓上去辭行,或是告歸。這些禮俗都叫做“祭墓”。因為辭行和告歸都是正常的禮節(jié),用不著傷心痛哭,因而清明時節(jié)前往墓地“哭墓”的,是很少見的。但是后人卻在清明時節(jié)去墓地掃墓。
  為什么要掃墓?曹永森告訴小編,在上古時凡士大夫階層都有家廟,他們祭祀祖宗都是在家廟里。后來無廟的階層興盛起來,他們也要祭祀祖先,但他們沒有家廟,于是就直接到墓地,在墓地祭祀祖先。由此,日常到墓地上的辭行和告歸便與清明時節(jié)的祭祀結(jié)合起來了,從而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清明掃墓。“再之,揚州處于江淮之間,清明時節(jié)已是桃紅柳綠,田野里的菜花黃燦如云。揚州的墓地多在西北郊,這一帶又是揚州的風(fēng)景勝地,誘人的景色使人們在祭拜祖先的同時,順便郊游行樂,這就把古老的禮俗和現(xiàn)世的生活,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
  76歲的老揚州陳金龍說,他家的祖墓在北郊三道山。“那兒的墓群,由‘墳組長’(管理墓群的人)經(jīng)常去薅薅草,加加泥土,我們就給他些錢。如果哪年有人在外,沒趕家里上墳,就由‘墳組長’代為清掃了。”
  C   揚州人掃祖墓有什么特別的講究?
  祭掃,不僅要掃,還有幾項特別的講究。曹永森曾撰文《寒食·清明》說,揚州人祭掃祖墓不外乎有這樣幾項事宜:上供祀祭;焚化紙錢;行禮致哀;芟除荒草;培土上墳; 更換墳帽( 新挖圓錐形土塊置于墓頂);繞墓辭行等。
  家住金魚巷76歲老揚州王燁說:“不僅要把自家祖墓周圍掃掃干凈,還要把墳包一下,換頂墳帽。要曉得,以前的墳都是土堆的,每年不這么處理,風(fēng)吹雨打,就會塌平了。”
  四季園的張爹爹每年清明到來之前,都會早早下鄉(xiāng),從老鄉(xiāng)那兒借來鐵鍬,在墓旁邊挖一大塊土,用鐵鍬鏟到墓頂上,不讓土塊掉下來;然后再給墓培培土。“一年下來,風(fēng)吹日曬的,墳塌了不少,要再培高點。不然幾年下來,可能都找不到了。”張爹爹告訴小編。
  除了修整祖墓,還有一項費力的活兒就是描墓碑。“每年我都要給父母的墓碑上的字描一遍。”吳德祥說,“今年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半蹲著描墓碑。在描的過程中,就是與父母的在天之靈對話,告訴他們,兒子來看你們了。”
  再則,就是墓前祭供了。吳德祥告訴小編,以前的人,家里再窮,也要想著法做幾樣菜,至少兩葷兩素,一直送到墳前供在已故親人墓碑前。“焚香、燒紙,磕頭。遇到親人在世喜歡喝酒的,還要再倒上一杯酒。”
  如今,墳前祭供已由飯菜變成了水果、茶食、鮮花。家住寶應(yīng)桃園三村的70歲老人張榮柱,每次給先父先母掃墓,都要把兄弟姊妹召集齊了,一早帶上紙錢和香燭,茶食、水果到郊外。“到了父母墓前,再按照長幼次序,磕頭燒紙,不得馬虎的。”
  D   揚州人為何在清明之際吃“五新”?
  “甜菜頭(即枸杞頭)、黃黃子(即秧草)、蘆蒿、馬郎頭(即馬蘭頭)、香椿是揚州人在清明的時候,必須要吃的‘五新’,也叫‘五青’。”吳德祥告訴小編,“說起來這是講究,其實是一種食俗,也是上市貨、養(yǎng)生菜。”
  吳德祥說,以上所列的“五新”都是清火、敗毒的時令野菜,都有一些苦味。“我們小時候,缺油少糖的,一吃到這些東西,就覺得苦,一苦就要想起亡故的親人了。”如今,這些菜都是價格很高的“滋補菜”。“涼拌枸杞頭,香椿炒雞蛋,味道不要太好哦。”
  除了新鮮可口的“清明五新”,老揚州還有不少特定的“清明菜”。“雪里蕻燒大粉”就是其中一道。陳金龍回憶說,除了上墳,清明節(jié)這天肯定要在家里給祖供菜供飯。“煮魚、燒肉、青菜、豆腐自然不得少,還有一道菜就是‘雪里蕻燒大粉’,把大粉切成塊塊放油鍋里慢慢煎,再放上生姜、蔥、雪里蕻丁子,再用大火燒一下,起鍋,才香呢。”

  清明螺,賽肥鵝。揚州人喜歡吃螺螄,清明提前幾天,不少老揚州人也會買上斤把活螺螄,滴幾滴香油,放在水里養(yǎng)上一兩天,讓螺螄把泥吐干凈,再剪尾下鍋炒著吃?;蛘咔迕鳟?dāng)天,買些螺螄和韭菜,把螺螄放清水里,上鍋“響”一下,然后把肉用針挑出來,螺螄頭炒韭菜,是一道特別受歡迎的家常菜。“過了清明我們就不怎么吃螺螄了,怕里面有螞蟥籽。”張榮柱說。
  E   寒食節(jié)是清明節(jié)的另一種說法嗎?
  在采訪中,小編發(fā)現(xiàn),至今仍有老揚州人保留著清明吃冷食的習(xí)慣。“不能動火,要不然老亡人在陰間不得安哦。”85歲的吳巧英老太太在每個清明節(jié)的當(dāng)天,只吃些金剛臍(改成食字旁)、桃酥,喝點水,不生火做飯。這個習(xí)慣從小時候保留至今。
  曹永森介紹,寒食節(jié)是在清明的前一天,是為了紀(jì)念春秋時期晉文公流亡時的從臣介子推。晉文公重耳歸國登基后,提拔獎賞了一批和他一起度過流亡生涯的隨從,介之推恥于要求獎掖,晉文公也把他忘了,即史書上所說的“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后來介子推隱居深山,晉文公派人去邀請他。派去的人在山中找不到他,便放火燒山,以為介子推會逃出來,誰知介子推竟拒不出山,“抱木而死”。介子推為人品性高尚,人們?yōu)榱思o(jì)念他,以后每年的這一天,家家戶戶概不生火做飯,只吃干糧,謂之“寒食”。
  此俗在隋唐年間十分盛行,因為沒有炊煙,天空清明,故姚合在詩中指出“廣陵寒食天,無霧又無煙”。直到當(dāng)今,“寒食”的習(xí)俗還有遺存,揚州人喜食的油馓子、金剛臍(食字旁)、熟藕、青團等,據(jù)說在古代都排在“寒食”食品之列。
  F   為何說“清明不打牌,死了沒人抬”?
  “清明不打牌,死了沒人抬。”“清明不看戲,死了不如意。”在小編采訪中,多次聽到諸如此類的順口溜。“其實,就是給自己清明節(jié)玩牌、看戲找借口或者托辭。”70歲的殷云珠認(rèn)為,“清明節(jié)本來是一個懷念已故親人的悲傷日子,怎么能出去打牌、看戲呢?所以有些好玩的人就編了這些順口溜。”
  陳金龍也表示,在他小的時候,都沒有聽過這些“段子”。“不得什么名堂,就是想趁清明節(jié)外去玩玩。不過,清明節(jié)期間,春意盎然,大家在家里宅了一個冬天,確實是該出去踏青、郊游。這些俏皮話可以理解。”
  相對以上的順口溜,“清明不插柳,紅顏變皓首。”“清明到,吹麥哨。”這些諺語,挺讓揚州人喜歡。前者是說,清明這天,婦女往往編柳球掛于鬢角,展示青春美麗。后一句是講,麥子已經(jīng)長到一尺來高。調(diào)皮的小孩把麥子的葉子折成哨子,吹出來的聲音尖細(xì)。孩子們玩這個游戲,百玩不厭。
  曹永林在文章說,祭墓是懷念先人,寄托哀思,祭掃時人們悲哀恭敬、莊嚴(yán)肅穆。但離開了墓地,人們便心情舒暢、盡情游玩。“走馬放鷹”、“斗雞蹴鞠”、“童稚紙鳶”成了揚州人郊游踏青的娛玩項目。此種風(fēng)習(xí)在明清時期尤為盛行,清代張岱在他的《陶庵夢憶》中以“揚州清明”為題,專為撰寫了一個章節(jié),描述了當(dāng)時揚州清明郊游的盛況:揚州清明,城中男女畢出,家家展墓。雖家有數(shù)墓,日必展之。故輕車駿馬,簫鼓畫船,轉(zhuǎn)摺再三,不辭往復(fù)。監(jiān)門小戶,亦必攜肴核紙錢,走至墓所,祭畢,席地飲胙。
  “張岱的這段描述,自揚州城的南端始,沿路逶迤向北,直到揚州北郊的平山堂,這一線正是揚州踏青郊游的好去處!”

揚州人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shè)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shù)支持:平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