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放以前,一直延續(xù)至新中國建立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往來于大運河江蘇段,以及里下河腹地的寶應水上航運船舶,基本上是大小木質(zhì)結(jié)構的蓬帆船(俗稱自航船)。所謂船民,就是以船為家、吃住在船上的“連家船”。他們祖祖輩輩以船為業(yè)、以船為生、賴河而生,長年累月在船上勞作從事水上運輸、捕魚等。有許多風土人情、民俗信仰。其物質(zhì)生活習俗、精神生活習俗、社會生活習俗一直為人們所關注和探尋。
船上各部位的別稱
船是船民的衣食父母,船民對船有一種生死相依的感情,他們愛船護船惜船,對船上各部位稱謂也比較特別。將船稱之為“寶舟”。“舵”是船之魂,航行完全靠舵把握方向,船民稱之為“一船之主”;船的“桅桿”稱之為“將軍”,大桅桿稱之為“大將軍”,頭桅桿稱之為“二將軍”;船艏是整條船重要及尊敬的位置,前甲板是船民燒香、拜佛、敬神、祭祀的地方,稱之為”大王菩薩”; 船頭甲板兩傍的“纜樁”稱之為“將軍柱”;船艙前后“蓋倉板”稱之為“鎖伏”;每船備有一把“太平斧”稱之為”鎮(zhèn)妖斧”,在最危急關頭砍斷纜繩;船民稱呼自已為“官船的”,實為”管船的”,管與官為諧音。岸上人找船運送貨物,稱船主為“船老板”。
船民只有每到過年,大多數(shù)船回到原藉停航休息幾天或十幾天,為討好上帝、河神, 要擺上豬頭、雞鴨、鯉魚、香燭祭祀,敬河神,求得來年平安無事。在船上主要部位貼上大紅對聯(lián),既體現(xiàn)過春節(jié)的喜氣,也講究內(nèi)容針對性。比如:船艏左右兩側(cè)為“龍頭金角安天下,虎口鑲牙定太平”、“江河湖海乘破浪,通達逍遙遠近行”;“日行江淮三千里、風送南北第一舟”;在船艏、船艄檔浪板上方塊連體字“招財進寶、船平水穩(wěn)”;在船艄左右兩側(cè)“九曲三彎隨舵轉(zhuǎn),五湖四海任舟行”;大桅桿“大將軍八面威風”,頭桅桿貼“二將軍鎮(zhèn)守乾坤”,小桅桿“三將軍威風凜凜”;船帆(蓬)上貼“桅高好比搖錢樹,艙深猶如聚寶盆”;后艄艙樓門貼“開門看見河中寶,吊桶帶起四方財”;前后艙內(nèi)外要貼上“福”、“祿”、“壽”、“禧”、“財”等方塊字。
船民生產(chǎn)生活的禁忌
由于船民祖祖輩輩以船為業(yè)、以船為生,常年累月在船上勞作從事水上運輸,舊社會船民受盡了封建“船把頭”的壓迫和欺詐,社會地位低下,生活艱苦、饑不裹腹,船民經(jīng)常說:“世上三樣苦,撐船、打鐵、磨豆腐”,而撐船為第一苦。由于生存條件惡劣,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太弱、船民自發(fā)組織建立起“船幫船”的互相幫助外,只好祈求上帝、神靈保佑,然而在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禁忌就非常多,寶應水上船民禁忌主要有:
1. 忌說“翻”字。由于在水上生活,吃魚是每個家庭常有的事,但吃魚時不得用筷子將魚翻身,不得不翻時,只能說“把魚正過來吃”。
2. 忌把自航船叫“木帆船”。人們一直將自航船稱之為“木帆船”,因為木船主要靠風帆作為主要動力,但船民自家船叫自航船,因為“帆”與“翻”為諧音,不吉利。
3.忌把用碗裝飯說成盛飯。船民在船上吃飯時,用碗盛飯時不能說“盛”( 盛:chéng ), 只能說“裝”或“添”。“盛”與“沉”為諧音,不吉利。吃完后不能將筷子平放在碗上,否則船會“擱淺”,只有將筷子平放在桌子上,表示船“順順當當”。
4. 忌用鐵鏈條拴帶兩船。船如遇到強臺風,為了增強抗風能力,常常將兩艘船并列,用鐵鏈條將船緊緊拴在一起。民間習俗認為鐵鏈條太冷太硬,是陰間小鬼鉤索人魂所用。為圖吉利,平常船上粗細纜繩只能使用棕繩或麻繩。
5. 忌新娘子跨船串門。新娘新婚或生孩子一個月內(nèi),只能呆在自家船上,不能走跳板上岸,不能坐在桅桿或舵桿上,不能跨船到別人船上去串門或走親戚,據(jù)說新娘新婚或生孩子一個月內(nèi)稱為“紅人”,否則會給別人家?guī)?ldquo;災難”或“禍害”。
6. 船行走江湖要祭祀。船離開寶應前往長江或行走長江(下蘇南或上海)等地方,每次出遠航前都必須在船頭甲板中間擺放豬頭、雞鴨、鯉魚、香燭祭祀,一家人要下跪祭拜,祈禱一路順風、平安無事。
7.新建船下水、出航要祭祀。新建船開工鋪船底、上“大臘”(左右船舷),要嗚放鞭炮表示祝賀;新船下水時要擺上豬頭、雞鴨、鯉魚、香燭祭祀,敬河神;出航前要在船頭左右兩側(cè)、桅桿、舵桿、蓬帆、纜樁系上紅綢飄帶,起到去鬼怪、逼邪氣;同時用豬頭、雞鴨、鯉魚、香燭祭祀。
8. 舊船出賣時不賣跳板。船民將舊船出賣或轉(zhuǎn)讓時,船上一家人要下跪磕頭,表示感謝該船保佑了安全航行、全家平安。但舊船出賣或轉(zhuǎn)讓時,要將跳板留下,賣了跳板等于斷了船家的后路。
9. 在船頭小便或倒馬桶有講究。男人不得在船頭前方小便,因為船艏是敬祖祭祀的地方,也是對神靈和家祖的敬畏。女人必須天亮前在船后艄或后艙門口倒馬桶,并及時刷洗干凈,白天不得將馬桶暴露在艙面上或其它位置。這些禁忌產(chǎn)生和流傳時間很長、原因很多,寶應水上船民的習俗在蘇北地區(qū)具有一定代表性,多數(shù)是圖個吉利,為了行船安全、全家平安或少惹麻煩,而以禁忌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船民的婚姻嫁娶
解放前、船民社會地位低下,長年在運河上漂泊,居無定所,船民的女兒很想嫁給岸上的人,過個安穩(wěn)日子,可岸上人一般不會找船家女,除非自己家的兒子實在找不到媳婦,船民的兒子要找岸上人家的女兒更難。有歌謠說:“有女不嫁弄船郎,一年大半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轉(zhuǎn),點燈熬油補衣裳。”船民常常給幾歲兒女“訂親”,俗稱“娃娃親”,甚至“指腹為婚”,然而船民及后代早婚早育和多子女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1.男女婚姻通過“換親”。由于船民長期在水上隨船生活,給各方面帶來許多不便,兒子找不到媳婦、女兒找不到婆家,只好通過“換親”。最常見的“換”是把自己家的女兒嫁給姑男親或者姨表親的男孩,自己家的兒子再婚配對方的女兒。正如歌謠里所唱:“你婆我妹我嫁兄,兩家對調(diào)親加親。叔接嫂來伯續(xù)姨、閑人閑話當陣風”。由于彼此聯(lián)姻太多,造成親友間的關系復雜,稱謂復雜。民間有的是智慧,概括成八個字,就是“親不壓族”、“各親各叫”, 顧及了家族利益,又照顧了姻親的臉面。但由于近親結(jié)婚造成許多后代先天性殘疾、遺傳病的增加。
2. 男女結(jié)婚講究“門當戶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經(jīng)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船民的經(jīng)濟地位、社會地位大為改善,船民上岸定居率不斷提高,但在婚姻的選擇上,船民后代一般還是找船民后代居多。一是生活習慣成自然,雙方家庭有許多共同語言。二是“門當戶對”,雙方對家庭成員、親戚朋友都比較了解。三是彼此有共同的生活習俗,相同或相近的愛好與價值判斷,更容易達成默契。四是岸上都有了固定住房,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水上船民上岸定居問題,陸續(xù)由單位征地分配給船民自建或船民自找宅基地建房,也為建立婚姻關系提供了條件。
3.婚禮形式簡樸喜氣。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寶應境內(nèi)船民婚禮也各具特色,新舊婚禮也不盡同。一是絕大多數(shù)船民生活一直艱苦儉樸,由于船舶噸位小、船上空間狹窄,船民結(jié)婚時,婚慶一般非常筒單,只將幾條船并邦??吭谝黄穑丫葡钤趯挸ǖ呐摪迳蠑[開, 大家盤腿圍坐在一起喝酒,品嘗菜肴,有說有笑,熱鬧一番,酒過三巡,將新郎、新娘送入指定的艙位,這樣就結(jié)婚了。二是隨著經(jīng)濟條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事先在船艙中布置好“婚房”,在岸上臨時搭上棚子、擺上幾桌灑席:有條件的到城里飯店擺上三五桌,請上親朋好友,熱熱鬧鬧慶賀一下,然后由“全福”等人將新郎、新娘送入船艙成婚了,婚后三五天,新婚夫婦就隨船出航。
4.少數(shù)婚禮講究“復古”。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jīng)濟條件越來越好,有些船民后代將婚禮“復古”:一是恢復“轎船”。同岸上人家區(qū)別在于迎親用轎船,轎船義叫“船轎”,一般選用小篷船或小劃子,將轎身的四桂安插在篷架眼中,比陸地上的轎子大許多。二是過喜船。迎新娘之前,男方家客船(喜房)和轎船要早早停靠在女家船的上水頭迎親,女家放鞭炮請新郎上新娘子船。三是“結(jié)連理”。新郎上到新娘子家的船后、要坐在女方家事先準備好的放在船頭紅花被上,到船頭與新郎對面坐下。兩人互相用衣襟蓋在對方腿上,叫“結(jié)連理”。四是“ 全福”隨船將新娘迎回。新婚夫婦與娘家的“全福”,一起探望爹娘沒有散席的親友,在娘家吃頓早中飯。五是及早到達婆家。吃完中飯后,新婚夫婦要一定在太陽落山之前,回到男方家中參加結(jié)婚喜宴。
改革開放后,隨著水上機械化迅猛發(fā)展,從過去“連家船”己變成拖輪船隊,人們的各種習俗也在逐漸改變。過去祖輩傳承遺留下來的各種禁忌,基本上得到丟棄。船民家家戶戶岸上都有住房,絕大多數(shù)男女雙方不再找“近親”或水上船民后代為伴侶。婚姻嫁娶的各種形式也得到了徹底改變,已與岸上人、城市人一樣的習俗
船上別稱、禁忌、婚姻嫁娶等各種習俗,體現(xiàn)出民間文化原生性、本真性,民間性、豐富性的特點,承載著歷史上廣人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患象等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它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運河文化、江淮文化、水鄉(xiāng)文化的形成、發(fā)展和傳承、弘揚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是廣大勞動人民特別是船民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撐,給船民的精神慰藉尤其難以估量。
寶應水上船民
信息整理: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我們   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0-2021
蘇ICP備10068214號-2   蘇公網(wǎng)安備32102302010144號   技術支持:平邑在線